大家好,小百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悟出什么道理 小学,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你好(^o^)/~登鹳雀楼朝代:唐代作者:王之涣原文: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2、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,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。
3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,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。
4、的前两句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,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,写得景象壮阔,气势雄浑。
5、这里,诗人运用极其朴素、极其浅显的语言,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,收入短短十个字中;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,也如临其地,如见其景,感到胸襟为之一开。
6、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、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,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。
7、这是天空景、远方景、西望景。
8、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、滚滚南来,又在远处折而东向,流归大海。
9、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,由近望到远,由西望到东。
10、这两句诗合起来,就把上下、远近、东西的景物,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,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,特别辽远。
11、就次句诗而言,诗人身在鹳雀楼上,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,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,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。
12、这样写,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。
13、 杜甫在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中有“尤工远势古莫比,咫尺应须论万里”两句,虽是论画,也可以用来论诗。
14、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,使咫尺有万里之势。
15、 诗笔到此,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,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,以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,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,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。
16、这两句诗,既别翻新意,出人意表,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、十分紧密;同时,在收尾处用一“楼”字,也起了点题作用,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。
17、从这后半首诗,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,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,更登上了楼的顶层。
18、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,而含意深远,耐人探索。
19、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、高瞻远瞩的胸襟,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。
20、 就全诗而言,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《文镜秘府论》中所说的“景入理势”。
21、有人说,诗忌说理。
22、这应当只是说,诗歌不要生硬地、枯燥地、抽象地说理,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。
23、象这首诗,把道理与景物、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,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,而理自在其中。
24、这是根据诗歌特点、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。
25、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: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。
26、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》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:“四语皆对,读来不嫌其排,骨高故也。
27、”绝句总共只有两联,而两联都用对仗,如果不是气势充沛,一意贯连,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。
28、这首诗,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,所谓“正正相对”,语句极为工整,又厚重有力,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;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,虽两句相对,而没有对仗的痕迹。
29、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。
30、满意请采纳O(∩_∩)O谢谢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