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小百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咸阳城东楼原文及翻译注释,咸阳城东楼古诗原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《咸阳城东楼》 【唐】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,蒹葭杨柳似汀洲。
2、 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3、 鸟下绿芜秦苑夕, 蝉鸣黄叶汉宫秋。
4、 行人莫问当年事, 故国东来渭水流。
5、 【作者】 许浑,字用晦,润州丹阳(今属江苏)人。
6、太和进士,官监察御史,虞部员外郎,睦、郢二州刺史。
7、喜爱林泉。
8、其诗以精密俊丽见称,意象天然秀出。
9、受韦庄推崇,称“江南才子许浑诗,字字清新句句奇。
10、”其诗佳句甚多,多用水字,人说“许浑千首湿”。
11、 【注释】 ①咸阳:今属陕西。
12、此题一作《咸阳西门城楼晚眺》。
13、 ②作者自注:“南近 磻溪,西对慈福寺阁。
14、” ③当年:一作“前朝”。
15、 【品评】 此诗作于宣宗大中三年 (849)任监察御史时。
16、一上咸阳城楼,首先看见 “蒹葭杨柳”,有“似”故乡的“汀洲”,因而触动“万里”乡“愁”;后来 又凭眺“秦苑”“汉宫”的遗迹,只见“鸟下绿芜”、“蝉鸣黄叶”,一派荒 凉景象,因而又发出“当年事”惟余“渭水东流”的慨叹。
17、此诗以“溪云初起 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”一联出名。
18、寥寥十四字,用溪云乍起、红日忽沉、 狂风满楼烘托“山雨欲来”,形势逼人。
19、既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,又含象征意 义,故历代传诵,至今犹被引用。
20、这一联之所以有名,还由于它体现“许丁卯 句法”。
21、律句调协平仄,有“拗救法”。
22、一为本句自救,如“平平仄仄平”句 式,倘第一字用了仄声字,则除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,就成“孤平”,不合 律;补救的办法是将第三字改用平声字。
23、一为对句相救,如“仄仄平平仄,平 平仄仄平”句式,倘上句第三字用仄声字,则下句第三字改用平声字。
24、许浑往 往兼用本句自救法与对句相救法, 这一联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25、 按照格律,应为 “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平”,这却改为“平平平仄仄平仄,平仄仄 平平仄平”,既本句自救,又对句相救,形成拗峭奇崛的音响,恰切地表现了 云起、日沉、山雨欲来的气势。
26、 许浑诗喜用“水”,有“许浑千首湿”之说。
27、如《金陵怀古》“石燕拂云 晴亦雨,江豚吹浪夜还风”、《登洛阳故城》“水声东去市朝变,山势北来宫 殿高”之类皆然。
28、此诗则“溪”、“汀”、“雨”、“渭水”并见,“湿”度 更大。
29、 [注释]①蒹葭,芦荻。
30、蒹,荻。
31、葭,芦。
32、暗用《诗经?蒹葭》的诗意,表思念心绪。
33、②诗人远眺时“南近磻溪,西对慈福寺阁”。
34、③行人,过客。
35、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,也包括作者在内。
36、 [赏析]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,汉时称长安,秦汉两朝在此建都。
37、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,即唐京师长安。
38、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,诗人登上咸阳城楼,思乡和吊古两种感受袭上心头,交织在一起,写下这首意蕴别致、格调俊丽的七律。
39、 首联写登楼怀乡之感。
40、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,向南望去,远处烟笼蒹葭,雾罩杨柳,很像长江中的汀洲。
41、诗人游宦长安,远离家乡,一旦登监,思乡之情涌上心头。
42、蒹葭杨柳,居然略类江南。
43、这是触景生情。
44、万里之愁,正以乡思为始。
45、而蒹葭秋水,杨柳河桥,皆与怀人伤别有连。
46、首联起句用一“愁”字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
47、诗人用低沉的笔触,描绘咸阳城傍晚景致,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。
48、此联起句纵笔,出口万里,随即收笔,回到目前。
49、开合擒纵之法运用巧妙。
50、 颔联写登楼时间和环境氛围。
51、诗人于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城楼,当时浓云从蟠溪上空涌来,一阵凉风吹来,雨势迫在眉睫。
52、这写的是实景,却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感受。
53、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蕴含了一种社会体验。
54、“风为雨头”是自然界的规律。
55、今人多以此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。
56、云起日沉,雨来风满,动感分明。
57、 颈联联写秦汉旧都现景。
58、两朝故都,已成草树疯长的田野;禁苑深宫,而今绿芜遍地,黄叶满林;唯有虫鸣,不识兴亡。
59、历史演进,王朝更替,世事沧桑,诗人不由生出吊古之情。
60、 尾联中诗人说,羁旅于此的行人不要问秦汉旧朝的事了,我这次来故国咸阳,连遗址都寻不着,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。
61、诗人将思乡和吊古融合起来,两种情感互相渗透,互相激发,感情浓烈,较之一般怀古诗、思乡诗,意境更为高远。
62、(河南南召一中翟杰)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