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热点 > > 正文
2023-11-20 14:11:22

今天我们为何如此珍视“茅奖”? 具体是什么情况?

导读 【今天,我们为何如此珍视“茅奖”?】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,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!1、唐代银杏宛在,昭明书室依稀。茅盾先生为故乡乌镇作诗

【今天,我们为何如此珍视“茅奖”?】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,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!

1、“唐代银杏宛在,昭明书室依稀。”茅盾先生为故乡乌镇作诗《西江月》时,一定想不到,如今的昭明书室因为他,延续了悠久的文脉,变得更加人文荟萃,熠熠生辉,也想不到,古朴书香的昭明书院,会与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多次相逢,传统与现代相遇,碰撞出文学的新火花。

2、“2023中国文学盛典·茅盾文学奖之夜”今晚在茅盾先生故里浙江桐乡隆重举行。今夜,属于“茅奖”,也属于文学,更属于每一个热爱文学,被文学滋养和支撑的人。茅奖重回乌镇,并不断攀登着中国文学的高峰,他回不去的枕水故乡,成了你我心向往之的文学圣地,这或许便是对茅盾先生最好的告慰。

3、茅盾文学奖已走过四十年征途,也举办到第十一届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其依然是“顶流”般存在,享受“众星捧月式”待遇。今夜,在烟雨江南的诗意土地中,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,在文学的精神故乡中,给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以最高最诗意的礼遇,动人的歌舞,真诚而又炽热的获奖感言,一场精神盛宴,让浓烈的文学情怀扑面而来,耀眼的文学荣光照射进了你我心灵。这些,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
4、一个“灵魂之问”也随之而来:今天,我们为何如此关注“茅奖”、珍视“茅奖”、热爱“茅奖”?

5、与人民同呼吸,与时代共命运。“为人民写作,为人民发声”, 拆除创作者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壁障,让文学创作者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,感受和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,并胸怀天下,与时代同行,是茅盾先生的文学追求与理念精神,也是“茅奖”获得者们的自我坚守和重要原则。

6、从《平凡的世界》,到《人世间》,再到今年获奖的《宝水》,作家的笔触对准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,在生活深处之中,聚焦问题,关照现实,把握社会脉搏,向茅盾先生看齐,闯出了一条广阔而深邃的现实主义道路,始终与“人民”站在一起,为时代画像立传。人民的呼声,时代的需要,交织呼应,融为一体,一位位鲜活个体,被放进时代的视野里,奏响一曲又一曲“命运之歌”。

7、延续史诗情结,绽放思想之光。茅盾先生,就被称为“史诗型小说”的开创者,他的《子夜》也属于“浓缩型”史诗性长篇。在茅盾文学奖的舞台上,一部部力作,以“史诗”的方式,缓缓走来。《金瓯缺》,被称为中国版的《战争与和平》,读这本书,仿佛重回那个悲壮而又富有激情的年代。讲不尽的屈辱,看不透的人性,一个“缺”字,是历史的题眼,更是现实的诉说。阿来的《尘埃落定》,一部藏地史诗,一个时代的梦碎梦起。

8、今年获奖的《本巴》,也脱胎于英雄史诗《江格尔》,从“史诗”中汲取养分,并有了新的创新和想象,书写了梦幻与现实的现代史诗。一部部“史诗”的背后,是意识的觉醒,是对真相的洞悉,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,留下的是更理性的思考,是不凡的思想高度,给当代带来了不朽的精神财富。

9、坚定文化自信,书写中国精神。茅盾先生在《白杨礼赞》中写道:“它却是伟岸,正直,朴质,严肃,也不缺乏温和,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,它是树中的伟丈夫!”这写的何止是白杨,还有北方的农民,更蕴含着我们中国的精神气儿。今天,我们重读《白杨礼赞》,也能感知到黄土高原里孕育的文化自信。

10、从关中平原到额尔古纳河右岸,从青藏高原到上海,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足迹,丈量着祖国的河山和土地,讲述着中国故事,弘扬着生生不息的中国力量。《雪山大地》中奋斗的父辈,《千里江山图》中前赴后继和不畏牺牲的革命先烈,他们坚定的信念,矗立的都是一座“精神”的丰碑,家国情怀,国之大者,尽在其中。我们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,也体现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。

11、因为这些,“茅奖”在今日,依然光芒万丈。“茅奖”从现实中走来,又引领着现实,不仅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光荣与梦想,更见证着华夏大地的文脉赓续。现在,我们对于“茅奖”,又有了新的期许。

12、今天,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。这就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,从中国式现代化中,汲取奋进力量,创造中华文明的全新形态。在这一过程中,“茅奖”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,这也是时代赋予“茅奖”的责任。如何建设发展好、表达好传递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并增强其传播力影响力,是现在乃至未来,“茅奖”该思索的时代命题,需要用心感知、体味世界中,求索答案。而这,也是我们如此珍视“茅奖”的时代动因。

13、来源:潮新闻

以上就是关于【今天,我们为何如此珍视“茅奖”? 具体是什么情况?】相关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