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小百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太师椅图片,太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太师,又名太宰,掌邦治,为六卿之首,“三公”之一,古代称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“三公”。
2、宋承唐制,抑又甚焉。
3、三师、三公不常置,自赵匡胤建宋以后,三师、三公之制虽承唐制保留下来,但授与大臣者为数并不多,尤其是太师一官,只以赵普与文彦博两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。
4、北宋末年,丞相蔡京也被加太师衔。
5、2、太尉,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,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,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。
6、宋神宗改革官制后,文臣自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,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,为升朝官。
7、扩展资料一、宋朝太师太尉加官改制:宋代检校官加于太师至各部员外郎,共十九等,位高于正职。
8、宋初检校官多加给武臣、吏职及蕃官军员,文臣则加于枢密使、宣徽使与节度使。
9、宋神宗元丰年间改制后,仅留存检校三公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与三师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以加节度使之久任者。
10、宋徽宗政和年间后改三公为三少,武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太尉,文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开府仪同三司。
11、二、太师太尉官职的历史变迁:隋唐以来,决策权转移至中书门下,而行政权在尚书六部手中。
12、三师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、三公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品级虽高,无实际职事,一般只是作为加官,尤以唐后期各种检校官为甚。
13、宋初三师三公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,并无执掌。
14、太尉旧在太保之下,自五代以来则提升至次于太师而在太傅之上。
15、徽宗年间重定武官制度后,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,而司徒司空则被三少所代替。
16、元代三公仅作为加衔,后期也是加授极滥。
17、明清以后以原三师为三公,不设太尉。
18、另外,在某些礼仪中会出现以其他官员临时充当太尉等职位的现象。
19、如宋真宗天禧元年宣读天书之礼,分别以向敏中摄太尉,王曾摄司徒,张知白摄司空。
20、诸如此类都是礼毕即罢,并非真行除拜。
21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太师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太尉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宋朝官制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检校官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