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其内容博大精深,奥妙无穷。
2、又融合了中国的周易学说、中医学说、道家学说、兵家学说等,被现代人称为“哲学拳”或“文化拳”、“文人拳”。
3、武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广府武禹襄祖师(名河清,字禹襄,号廉泉)与其二外甥李经纶(字亦畲)、李承纶(字启轩)于清朝咸丰年问共同研创的。
4、武李两家为永年广府城内旺族。
5、富豪家庭,武禹襄不好功名,自幼在家习文练武随父武烈习练长拳、洪拳。
6、后因公赴豫,从艺于赵堡镇陈青萍,后得《王宗岳太极拳论》与《太极拳概要图》等。
7、归里后与二外甥李经纶、李承纶一起研究数载终于创出风格不同于别家太极拳的武式太极拳。
8、武氏家传太极拳因是文人所创、文人所传、文人所练,无论在形式上、还是内涵里,都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烙印,它把中国儒、佛、道家文化巧妙地融合了起来,创出了文人太极拳。
9、武式太极拳小巧紧凑、中正安舒,起承开合、进退自如,重气势不重形式、重身法不重招法、重内不重外,被形象地称为“干枝老梅、中庸捋顺”之拳架。
10、现浅谈特点如下:
11、一、 拳架小七紧凑
12、武式太极拳属太极拳系中的中小架势,又称中捋架。
13、由于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出自于书香门第,平时穿长袍大褂,不迈大步,不下大势,特别注重内在修养,所以在练功时架子较高,拳势紧凑舒缓。
14、武禹襄祖师早年随父武烈习练长拳、洪拳已有深厚的功底,到赵堡得有《王宗岳太极拳论》等归里后,另创有二路太极炮捶和三路太极小架,于对敌应用,蹦跳蹿跃,贴身近打,发力快如闪电、用劲动如雷霆,步伐变化快速、身法有刚有柔。
15、此拳法充分发挥了武式太极拳的文武兼备之特点,但由于古时思想观念和社会时代背景等种种原因,此套拳法只在永年广府西街武(李)氏家族门内传承。
16、现在为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笔者于武术杂志上刊出了部分内容。
17、2004年出版《武式太极拳秘笈》一书著有二路炮捶。
18、另由国家体育总局、中国武术协会录制的《中华武藏》系列大型电视教学片,其内容包括:基础内桩功、一路中捋架、二路炮捶、三路小架、陇西氏太极刀、陇西氏太极剑、刀剑对练、一路十三杆、二路十三杆、一路二路对练杆、四杆对练、四刀对练、摈杆、通杆、摔杆、定步推手、活步推手、单推手、双推手等十八种套路20张光碟(中英文版)已公布于世,以期武李氏太极拳系列套路能发扬广大。
19、二、重内不重外
20、武式太极拳尤其是永年广武(李)氏家传太极拳,要求虚实开合都在体内中求,外形的招式不要过于表现。
21、棚捋挤按四法融于筋骨之内,用意领气,意到气到、气到身到、身到劲到要求在行功走架中必须“腹内松静气腾然、周身轻灵顶头悬”,气势宏大,逐步做到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衰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”。
22、所以老前辈经常说练拳先练心,这也就是“意气君来骨肉臣”之用意。
23、练习武式太极拳还要求骨肉分离,节节贯穿,舍去后天肌肉之拙力、开发先天骨肉之灵劲等等,这些说明了武式太极拳更重视内涵修养。
24、三、步法灵活多变
25、步法在练习拳架中占有更大的比重。武式太极拳的步法灵活多变,实用性较强。
26、在步法上,除了包括普及太极拳中常用的弓步、马步、丁步、虚步、扑步五种步型和退、进、横跨三种步法处尚有叉步、后虚步、下势步、横裆步、三七步等步型和扣步、摆步、碾步、践步、跨步、引进落空步等步法,以及蹬脚、起脚、踢脚、十字摆莲脚、二起脚等脚法。
27、上述种种步法皆以丁八步为主,也可称“不丁不八步”,两脚前后沿线为60 度左右,每一动作所迈出步都是以脚跟先着地,脚尖翘起,以后脚跟蹬地推动身体重心前移,随后前脚掌慢慢踏平,进步必跟,退步必随,进步退步都要以虚腿的脚尖点地。
28、虚实变化在脚跟,每一转以实腿脚跟为轴虚实变化,两脚间的距离在进步与退步定势之后,应保持有一脚的距离,步法必须虚实分明。
29、后脚定势后是推动身体发力的主根,不可随意挪动,更不可离地,前脚是调节人体运动的方向和角度。
30、身体调正两脚在定步后不可在一条直线上。始终保持自身重心平稳变化。
31、四、注重理论
32、注重太极拳理论总结。
33、除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的“太极拳概要图”等拳论外,现其他创新各派的太极拳著作理论无超越武式太极拳祖师武禹襄的(敷、盖、对、吞)和第二代宗师李亦畲的(擎、引、松、放)经典著作的概括性的。
34、说明前辈文化水准武功境界已达到上乘。
35、所以说武式太极拳的理论对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36、再如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公锦藩恩师集毕生精力著有《悔艺精言》上、下两册,《旧谱再善》,《掘遗缀初》四本拳谱。
37、并经常叮嘱我们:学习武式太极拳要把它当成一种传统文化来学习,读书志在圣贤、学拳志在苦练。
38、要用心揣摩,善写练功笔记总结成文,为后学者留下宝贵的经验财富。
【#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具有的四大特点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